基於(yu) 紅外在大氣傳(chuan) 輸存在的“大氣窗口”,紅外線的應用分為(wei) 短波紅外、中波紅外和長波紅外。
紅外輻射的波長介於(yu) 可見光和微波之間,其短波與(yu) 可見光波段的紅光相鄰,長波段與(yu) 微波相接。
根據紅外輻射的產(chan) 生機理、紅外輻射的應用和發展情況並結合考慮了紅外輻射在地球大氣層中的傳(chuan) 輸特性,進一步將0.75~1000μm的紅外輻射劃分為(wei) 四個(ge) 波段:
(1)近紅外0.75~1μm
(2)短波紅外,波長範圍為(wei) 1~3μm
(3)中紅外或中波紅外,波長範圍為(wei) 3~5μm
(4)遠紅外或長波紅外,波長範圍為(wei) 7~14μm
紅外探測器利用紅外輻射進行成像,當紅外線在大氣層內(nei) 或穿透大氣層時,會(hui) 受到來自大氣層對輻射傳(chuan) 輸的影響,而造成光的能力衰減,這也被稱為(wei) 大氣消光。大氣消光作用對紅外輻射影響與(yu) 波長有關(guan) ,具有明顯的選擇性。紅外在大氣中有三個(ge) 波段區間內(nei) 具有很高的透過率,被稱為(wei) “大氣窗口”。
短波紅外利用目標反射環境中普遍存在的短波紅外輻射,在分辨率和細節上類似於(yu) 可見光圖像;長波、中波紅外成像利用室溫目標自身發射的熱輻射,用於(yu) 各種紅外熱視設備。
紅外熱成像技術可應用於(yu) 環境監測領域,例如VOCs氣體(ti) 泄漏的快速檢測。大多數VOCs氣體(ti) 紅外波段均在3~5um之間。當特定波長的紅外輻射經過VOCs氣體(ti) 分子時,該波段的紅外輻射被分子基團吸收。
PF-3000便攜式紅外熱成像氣體(ti) 泄漏檢測儀(yi) 采用中波製冷型二類超晶格紅外探測器,利用VOCs氣體(ti) 分子對紅外輻射選擇性吸收的特性,讓看不見的氣體(ti) 在儀(yi) 器上清晰成像,另外高敏度模式可以探測細小氣體(ti) 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