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
“隻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可以成為(wei) 金山銀山”;
“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產(chan) 業(ye) ”;
“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切實把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方麵。這十年,在赴各地考察調研時,在一次次重要會(hui) 議上,總書(shu) 記多次勉勵企業(ye) 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廣大企業(ye)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著力實現綠色增長、為(wei) 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努力為(wei)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貢獻。
“提升企業(ye)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能力”
走進湖北宜昌市猇亭區長江邊的興(xing) 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產(chan) 業(ye) 園,隻見綠化帶鬱鬱蔥蔥,在距離長江1公裏之外的高溫矽橡膠車間內(nei) ,全自動無人生產(chan) 線正有序運行。
2018年4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的第一站就來到這裏,察看化工企業(ye) 搬遷、改造以及碼頭複綠情況。總書(shu) 記強調:“企業(ye) 是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主體(ti) 和重要力量,要強化企業(ye) 責任,加快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chan) 能,發展清潔生產(chan) ,提升企業(ye)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能力。”
“我們(men)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全麵封堵沿江排汙口,拆除、搬遷沿江1公裏範圍內(nei) 的32套化工生產(chan) 裝置,騰退出來的岸線植樹複綠800多畝(mu) 。”興(xing) 發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李國璋說。2018年以來,興(xing) 發集團投資數十億(yi) 元,推進工藝改進和環保提升,園區綜合排放削減30%,“四廢”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興(xing) 發集團加快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60%的高新技術產(chan) 品出口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去年,長江流域水質優(you) 良的國控斷麵比例達97.1%。沿江11省市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從(cong) 2015年的45.1%提高到46.6%。
甘肅張掖市祁連山北麓的中農(nong) 發山丹馬場,水草豐(feng) 美、駿馬奔騰。
2019年8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農(nong) 發山丹馬場有限責任公司一場考察。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要正確處理生產(chan) 生活和生態環境的關(guan) 係,積極發展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產(chan) 業(ye) ,保護好寶貴的草場資源,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永遠造福草原各族群眾(zhong) 。”
“我們(men) 認真學習(xi) 貫徹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退牧還草、禁牧休牧等製度,草原生態持續向好。”中農(nong) 發山丹馬場董事長張日明說,幾年來,馬場實施重點生態項目13項,改良退化草原近27萬(wan) 畝(mu) ,植被覆蓋度已達97.6%。去年,馬場取得了建場以來的最好業(ye) 績,淨利潤達8760多萬(wan) 元,同比增長近70%。
這十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化為(wei) 廣大企業(ye)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全國湧現出一大批綠色工廠、綠色工業(ye) 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
“務必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察爾汗鹽湖,白灘綠水的鹽田一望無際。“采鹽船都開足馬力,晝夜運轉。”青海鹽湖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鉀肥分公司采收車間副主任逯玉章說。
2016年8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察爾汗鹽湖考察。總書(shu) 記指出:“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務必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發展循環經濟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區內(nei)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流程、技術、工藝創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讓鹽湖這一寶貴資源永續造福人民。”
“我們(men) 以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為(wei) 指引,積極推動自主創新,在資源開采、綜合利用等重點技術上取得了關(guan) 鍵性突破。”青海鹽湖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貟紅衛說。
目前,青海鹽湖工業(ye) 公司的鉀資源綜合回收率提高到75%,全球領先,延伸發展出20多種產(chan) 品,做到了對鹽湖的每一滴鹵水都充分利用,實現了全產(chan) 業(ye) 鏈綜合開發。
車行鹽田堤岸,一邊是碧綠的鹵池,一邊是湛藍的湖麵——這番奇觀,來自昆侖(lun) 山北麓漫流下來的河水。為(wei) 了保護采區,當地在鹽田外築起大堤、疏導河道,漫流的水係匯成了生態濕地。
“這幾年眼看著蘆葦叢(cong) 生,水裏魚兒(er) 成群,天上鳥兒(er) 結隊。”鹽湖職工、攝影愛好者祁文福邊展示自己的作品邊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我國在這方麵的潛力相當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十年,我國著力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促進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經濟增長增添新動能。
舊電視組成壯觀的展示牆,舊汽車首尾相連……記者在湖北武漢市格林美城市礦山低碳產(chan) 業(ye) 園看到,曾經的生產(chan) 車間變成博物館,隨處可見各種廢舊產(chan) 品改造成的藝術裝置。
2013年7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從(cong) 事電子廢棄物綠色回收利用的格林美高新技術公司武漢分公司考察,指出:“變廢為(wei) 寶、循環利用是朝陽產(chan) 業(ye) ,使垃圾資源化,這是化腐朽為(wei) 神奇,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希望企業(ye) 再接再厲。”
“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為(wei) 我們(men) 指明了轉型方向,我們(men) 把回收來的寶貴資源加以利用,走向更高級的綠色製造。”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開華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後,格林美連續5年將企業(ye) 利潤的80%投入科技研發,由簡單拆解向深度循環、精細化循環延伸。格林美自主研發“濃度梯度超高鎳核殼三元前驅體(ti) 材料”,拿下國際頭部電池生產(chan) 企業(ye) 訂單,所需的稀有金屬鎳和鈷均從(cong) 廢料中提取而來。
“9年來,格林美年產(chan) 值翻了近10倍,廢物年處理量翻了12.5倍。已兩(liang) 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許開華說。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20年主要資源產(chan) 出率比2015年提高約26%,廢鋼、廢紙利用量分別達到約2.6億(yi) 噸、5490萬(wan) 噸,再生有色金屬產(chan) 量達到1450萬(wan) 噸。
“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裏,一幅標語引人注目。
2019年5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江西贛州考察調研,第一站就來到金力永磁。總書(shu) 記對企業(ye) 加大科研投入、致力科技創新、注重生態修複的做法給予肯定,強調“要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不斷提高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高附加值,加強項目環境保護,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金力永磁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致力於(yu) 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近3年投入研發資金達3.28億(yi) 元。
“我們(men) 堅持人才引領,強化試驗和研發投入,掌握了晶界滲透技術等自有技術體(ti) 係及專(zhuan) 利體(ti) 係。”金力永磁研發項目副總監毛琮堯介紹,公司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風力發電等領域。
金力永磁加大安全生產(chan) 及環保方麵的投入,去年同比增加46.8%。“我們(men)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持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履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hui) 責任。”公司董事長蔡報貴說。
近幾年,贛州稀土產(chan) 業(ye) 加強礦山生態修複,推廣綠色開采技術,開發高價(jia) 值產(chan) 品。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廖伍平介紹,研究院正在研究新一代綠色開采技術和自動化裝備,升級完善原地浸礦技術,確保采礦效率和環保效果一體(ti) 提升。
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廣大企業(ye) 加大科研投入、致力科技創新,開展生態保護和修複,實現自身的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助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li) 中國。
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郊,敕勒川綠草如茵。
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內(nei) 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團隊製定治理方案,應用鄉(xiang) 土植物品種,采用人工幹預與(yu) 自然恢複結合的方式,使得敕勒川草原生態持續改善,“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再現。
2014年1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考察時,來到內(nei) 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企業(ye) 馴化培育了這麽(me) 多種耐寒耐旱的草種,而且已經得到初步推廣,改善了一些地方的生態環境,總書(shu) 記印象十分深刻,指出:“實現綠色發展關(guan) 鍵要有平台、技術、手段,綠化隻搞‘奇花異草’不可持續,盲目引進也不一定適應,要探索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
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蒙草生態專(zhuan) 注走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加大特色種業(ye) 科研、應用投入,精準修複近3000萬(wan) 畝(mu) 草原、礦山、荒漠等。
據介紹,蒙草生態已建成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特色鄉(xiang) 土植物種質資源庫,累計建立18個(ge) 適合不同地理、生態條件的種業(ye) 研究院,收集種質資源4.8萬(wan) 份。公司建立了特色草種智能化導航係統,在內(nei) 蒙古每0.5平方公裏量化一個(ge) 坐標點,采集點上的水、土、微生物成分以及氣象等信息,精準定製生態修複方案。
蒙草生態打造種質資源“保育繁推”一體(ti) 化應用體(ti) 係,引種馴化200多種鄉(xiang) 土植物,應用於(yu) 生態修複。內(nei) 蒙古紮賚諾爾百年露天礦、敕勒川草原等重新煥發生機。
“在總書(shu) 記的勉勵下,蒙草生態找到了符合自然規律、國情地情的發展道路,我們(men) 將努力為(wei) 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召明說。
大批企業(ye) 踴躍參與(yu) 、攻堅克難,我國科學綠化、高質量綠化取得顯著成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森林覆蓋率提高2.68個(ge) 百分點,達23.04%。到2020年底,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已達56.1%。
十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全麵加強,中國企業(ye) 堅持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在綠水青山越來越美的同時,金山銀山也越做越大。
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根本遵循,廣大企業(ye) 及社會(hui) 各界正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奮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生態環境部
記者|劉毅、李紅梅、寇江澤、範昊天、強鬱文、王錦濤、薑峰、朱磊、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