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便攜式非甲烷總烴標準發布前,常見的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監測標準方法就是利用采樣裝置手動收集樣品後帶回實驗室分析。這種監測方法不僅(jin) 時效性較低,周期較長,而且數據準確性無法保證,可能造成以下問題:
1、手動收集樣品實驗室分析這類方法盡管定性與(yu) 定量較為(wei) 準確,分析測試靈敏度較高,但相比於(yu) 已經實現現場與(yu) 在線連續排放監測的SO₂、NOx等組分,監測頻次和監測結果的時效性明顯不足,無法及時反映氣體(ti) 濃度變化情況。
2、在采樣、樣品儲(chu) 存、運輸過程中,易造成樣品損失和交叉幹擾——根據實驗結果比對,當樣品采集後8小時內(nei) 未進行檢測,樣品衰減率達到20%以上;同時實驗室測試過程繁瑣耗時,測試樣品數量有限,測試成本較高。
另外在我國頒布的GB31571-2015石油化學工業(ye) 和GB31570-2015石油煉製工業(ye) 行業(ye) 排放標準中,還有對非甲烷總烴去除效率的要求,牽涉到相同條件下的即時測量。
【PF-300便攜式非甲烷總烴檢測儀(yi) -現場檢測】
針對上述情況可見,非甲烷總烴現場檢測是很有必要的。隨著我國對非甲烷總烴排放和監測要求的進一步提升,現場直讀測量非甲烷總烴成為(wei) 趨勢所在。
在相關(guan) 標準出台後,讓汙染源和環境空氣中的非甲烷總烴現場檢測有法可依,可以在現場檢測非甲烷總烴,出具計量檢測報告,監測數據可直接用於(yu) 環保現場執法。
以上是對“為(wei) 什麽(me) 要現場檢測非甲烷總烴?”問題的相關(guan) 解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便攜式非甲烷總烴檢測儀(yi) 器具有現場快速準確定量分析能力,目前已經應用到石化、化工、製藥、噴塗、橡膠等10餘(yu) 個(ge) 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重點行業(ye) 。